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实现拓展式无压力快乐学习,入学即就业国家知名企业,一所让家长满意放心、学生乐学自信的学校。
##

教学教研

通知公告
教务制度
教学教研
学分制
专业介绍
专业考证
教师风采
教学活动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教研
当代中职生孝道教育初探
发布日期:2014-6-17 点击次数:3106次

郑州外资企业管理学校:崔素杰

【摘要】: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文化,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尤其是在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下,研究和弘扬传统的孝道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孝道的内涵及当代中职生孝道的现状入手,分析中职生孝道缺失的成因,探究教育对策,使广大青少年确实认识到孝道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孝道       孝道缺失成因       教育对策

一、孝道的起源与发展

(一)孝道的起源和主要内涵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何为孝道?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从子,子承老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中华民族,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孝”字,就是说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则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孝道在经典文献中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

(二)孝道的发展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理论体系,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过时的内容。在老龄社会的条件下,应该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孝道文化新理念、新内容,使孝文化具有时代性。因此不少有识之士大声呼吁: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社会文明如何发达,这种美德什么时候都不能丢。否则,就无异于大道废弃、纯朴破产、人心堕落、社会倒退。乌鸦尚有反哺之孝;羊亦知有跪乳地上之恩,更何况人乎?

二、当代中职生孝道现状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尊老敬老养老,目前我国是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老龄化。据有关资料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2.8亿,约占总人口的20%,8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也将达2500万人。如何安排和解决好亿万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的重大战略任务之一。在正需要尽孝的时代,青少年中的孝道行为却在不断的弱化,现状令人堪忧,具体表现如下:

1、感恩意识淡薄。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许多父母及祖辈无原则的溺爱,无原则地迁就子女,使孩子自然成为家人关注的中心,权利无限,义务为零。如此给孩子“爱”的泛滥,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与习惯。对父母及其他人的付出缺少感激、感谢的心理,成为冷漠的一代,“啃老族”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2、对孝道认识肤浅、偏颇。现在的中职生多是90后,他们敏感、早熟、独立意识强、张扬个性,对父母及长辈缺少应有的尊老、敬老意识,他们对孝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满足父母的物质需求上,而真正的孝道应该是“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一首《常回家看看》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正是社会对孝道回归的呼唤!

三、中职生孝道缺失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首先,家庭作为孩子社会化的的一个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现在的中职生大多是90后,他们的父母多为70后,对于处在事业发展期的他们来说,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孩子要抚养,在时间分配上,没有精力照顾老人,或者高昂的教育费用使家庭不堪重负,对老人的赡养不得不放在其次。大人们对自己父母的不能尽孝,必然影响到下一代对父母的态度。

其次,每一个父母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所以部分父母只注重对孩子物质上的满足、智力的开发,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导致一些孩子因为成绩好而飞扬跋扈,不可一世;成绩不好便郁郁寡欢,甚至自杀,出现智力和心理发育的严重失衡。这部分孩子往往缺少感恩意识,稍有不如意,便会对父母理解不足,怨恨有余!

再者,自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 “421” 家庭。孩子在家庭中成了中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溺宠代替了管教,加之父母“尊老不足,爱幼有余”,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逐渐丧失了孝顺的能力。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发展至今,经济发展和孝心竟成反比。2006年,在香港召开的“全球华人孝亲敬老研讨会”上,一份关于北京、南京、上海、广州、厦门等中国七城市“孝心”调查显示,孝心最弱的,却是经济比较发达的上海、广州,从而引发人们的深深思考。2009年6月24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一片文章《三名大学生和一份孝道缺失调查》,说的是黑龙江省鸡西大学的三名大学生,历时2个月,对礼仪之乡山东曲阜南辛镇43个村庄、2000多个家庭、1186位老人进行调查,其目的是想让人们重拾“百善孝为先”的中国千年传统孝道。调查发现,这些老人中,衣衫破旧者占85%,生活必须品不全者占90%,三餐不饱者占5.6%,与儿女分居者占72.7%,不孝子女比比皆是。孝敬父母这个美德则被抛之脑后,社会的不良风气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孝道。

(三)学校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制度,教给了学生先进的科学知识,但在礼仪道德上,它们还有空白。在追求升学率的时代背景下,初中高中阶段,存在着重知识、轻道德、重分数、轻做人的倾向。在青少年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佳时刻,学校孝道教育缺失。当他们经过重重筛选来到中职院校后,个别学校在感恩教育,孝道教育上依然跟不上,或者重知识轻实践,这就造成部分青少年孝道知、行脱节。

(四)中职生自身的因素

中职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在思想上表现出不成熟和不稳定性,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的内涵认识有偏差,批判继承的能力不足,所以按照孝道的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也较差。

四、关于孝道教育的对策初探

(一)充分发挥家庭和父母在孝道教育中的首要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家庭与学校的结合” 家庭是青少年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父母首先应该做好表率,身教重于言教,注重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父母应关注孩子的智力和品德的共同提升,做到宠爱有度,教育有方。再者,营造温馨、和谐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幸福的环境中愿意用行动延续幸福、传承孝道。

(二)坚持发挥学校教育在孝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不光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应该少一些唯分数论,适时适当地多讲讲孝道,真正使孝道进校园、大力营造努力学习孝文化,积极争做孝道人的浓厚氛围,使学生自觉以孝为美、以孝为荣、以孝为风尚,要追就追孝星。

1、学校应重视孝道教育,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孝道观。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把孝道作为根本,从我国悠久的文化发展中,理顺孝道的历史演变。比如让中职生重读《弟子规》、《二十四孝》等,在重温国学经典中树立正确的孝道观。

2、开展丰富多彩的孝与感恩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可以开展孝敬、感恩活动。例如,给父母洗脚、给孤寡老人送温暖;为自己父母过生日;运用文艺手段编写传唱孝敬父母的歌曲;中职生可以到社会开展调查总结孝敬父母和不孝敬父母的典型,用身边例子教育自己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让中职生懂感恩、会感恩。

3、充分利用好学校的一切资源,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如加强校刊、黑板报、橱窗、校训、校史等校园文化载体的建设,渗透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三)把中职生孝道教育融入社会

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是包含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系统,三者需要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l、从宣传抓起。要通过新闻媒体在全社会进行孝道文化的宣传,规范中职生的意识,树立社会孝道典范,引导树立公民新的孝道精神。

2、从法律制度抓起。我们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依法处理和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要发挥传媒的作用,谴责严重败坏孝道的不道德行为。

3、从娃娃抓起。要使我们的下一代从小懂得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从幼儿园开始,学校要使尊长敬老的德育教育在孩子中入脑入心。

(四)加强中职生自身素质建设

对中职生要坚持用先进的思想占领学生的头脑阵地。通过诵读经典,使学生意识到: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孝道是我们祖辈流传下的美德,在当今这个被经济大潮“淹没”的时代,“孝敬父母”仍然是我们中国人不变的传统。在家里要“孝”字当先,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学校要“尊”字当头,做到“老师呼,应勿缓;老师命,行勿懒;老师教,须敬听,老师责,须顺承。”只有在家庭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青少年应该明白做人是根本,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外,还要把传承孝道当做己任!

总之,孝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情怀的感情基础和道德基础。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应该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来审视孝道文化,确实认识到孝道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弘扬中国孝文化,加强孝道教育,对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华民族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孝道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青少年的孝道教育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董兴开:“论孝道与当代学校之整合”,《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

2、郭云芳:“孝文化与当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3期,2008年5月

3、刘文娟:“青少年孝道教育现状及应对措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2期

4、宁业高 宁业泉 宁业龙:《中国孝文化漫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北京  1995年